红色经典
红色经典:
红色经典
  • 五大连池市朝阳山抗日根据地与抗联第三路军

    五大连池市(原德都县)朝阳山位于五大连池市北部,地处小兴安岭南麓。抗日战争时期,抗联第三路军总指挥部在朝阳山的大横山成立,朝阳山成为抗联第三路军抗日根据地和北满抗日斗争指挥中心,在抗日战争中发挥了重要历史作用,做出了重要历史贡献,具有重要的历史地位。五大连池人不忘抗联将士的遗志,在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征程上正在发扬和传承着抗联精神。一、朝阳山抗联第三路军抗日根据地“为适应在黑嫩地区开展游击战争的需要。1939年5月30日。抗联第三路军在德都县东北朝阳山后方根据地正式宣告成立,第三路军是在抗联第三、第六、

  • 石门三潭八壮士

    在我国抗日战争的历史上有狼牙山五壮士,而在解放战争时期的太行革命老区辉县,有石门三潭八壮士舍身跳崖的英雄事迹。英烈亭解放战争时期辉县上八里石门西坪村,有解放军的粮库,1948年6月17日拂晓,驻新乡国民党40师106旅316团、317团,由新乡专署保安团、还乡团纠集辉县保安团,出动汽车、马车130余辆,1000余人,兵分三路向上八里石门一带进犯,企图劫取石门西坪粮库的粮食。太行七分区49团闻讯后,随即在上八里北坪村南岭等处据险设防并与敌人展开了激战。当东路敌人由杨和寺、东坪向石门店进发,刚到石门店东边,就陷入我军的地雷阵地

  • 一个写满红色与振兴故事的村庄

    杨庄村位于海安市李堡镇东郊,地处城乡结合部,产业结构合理,交通便利,区域优势明显。全村共有人口4968人,1623户,29个村民小组,耕地面积5015亩,总面积5.1平方公里。村建成了1800平方米综合服务中心,拥有为民服务、文化服务、培训服务等社区功能。如今,村固定资产达4000万元,村营收入突破300万元,人均纯收入超2.85万元,先后获得“江苏省民主法治示范村”“省水美乡村”“省生态文明示范村”“省和谐社区建设先进村”“省美丽乡村”“省文明村”“省新农村建设先进村”和“全国文明村”等荣誉。村党组织获评“南通市五星级党组织

  • 水口战役

    一、历史背景 战斗过程1932年7月,发生在南雄水口地区的中央苏区保卫战——水口战役,是毛泽东、朱德、王稼祥亲自指挥,朱德、彭德怀、林彪、陈毅、罗荣桓、聂荣臻、叶剑英等7位开国元帅亲自率部参与在南雄水口地区对国民党粤军发起的一场大规模战役,堪称中央苏区时期红军战史上,在广东境内最为惨烈的一场重大战役。水口战役战场以水口圩为中心,向周围地域辐射,涉及篛过村、水口村、大部桥、石塘、涌溪、河村、大坪圩、浈江河及附近广阔田野、丘陵,方圆十几平方公里。中央红军动向。1931年9月,中央苏区红军粉碎了国民党向中央革命根

  • 永磨不掉的“五角星”

    记忆中,不管是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电影制片厂拍摄的《闪闪的红星》电影,或是美国记者埃德加·斯诺笔下《红星照耀中国》(原名《西行漫记》)名著,反映的都是土地革命战争时期,中国工农红军与反动军阀、地主恶霸、土豪劣绅所作的艰苦卓绝的斗争。两部作品分别从不同的角度,以不同的艺术手法,通过不同人物的塑造,突出“红星”的引领作用和精神力量。它是中国共产党及其领导的红色革命,是中国工农红军的标志,表示着顽强不屈的斗争精神,代表着光明、希望和力量。广西巴马有着厚重的红色底蕴,是广西农民运动的发源地、右江革命根据地的

  • 那段永不褪色的记忆 ——记罗源县革命老区破石村游击战壕遗迹

    来源:中国老区网英雄从未走远!在庄严肃穆的罗源莲花山革命烈士陵园里,宏伟的碑文上镌刻着文字,始终矗立在场地中央,透着革命历史浓烈的气息扑面而来,震撼人心。这里的烈士都永远值得历史铭记,每次当我们听到荡气回肠的革命故事,都会深深地感受到一个个故事就是一座座不朽的丰碑,令人无比震撼、无比景仰、无比感恩。那段峥嵘岁月里,这片红土圣地,一群优秀的儿女赴汤蹈火,竭诚为民,抛头颅,洒热血,凛然悲壮,他们奋勇争先抗击残暴凶恶势力,浓浓浩然正气,腔腔坦荡人生,激励着一代代罗川儿女。罗源县西兰乡革命老区破石村距罗源

  • 潮州七日红 激流汇井冈

    止不住的思绪,此起彼伏,面对滔滔的江水,老将军欣然地吟道:“南昌风雷震大地,潮州七日红南粤。碧血洒韩江,激流汇井冈。重来已过半世纪,地覆天翻今非昔。竹竿山头望,无限好风光。”“碧血洒韩江,激流汇井冈”就是最好的写照。

  • 新四军将帅后裔的溧阳情怀

    5月3日至6日,新四军老战士、抗战时任溧高县强埠区委书记兼区长,解放后任上海市政协机关党组副书记、秘书长等职务的范征夫,其儿子范卫平和范晓平夫妇,来宜兴和溧阳等地追寻父辈足迹。同时,陈昊苏还为“新四军溧阳留守处革命英烈纪念碑”题碑名,并题词“粉身碎骨 喋血献身 陈光和烈士永垂不朽”。

  • 泰宁苏区峨嵋峰的故事

    2007年9月16日,一尊由台湾佛教界捐赠的慈航法师圣像,在台湾宗教界“慈航菩萨圣像护送团”一行260多人护送下,安放至福建泰宁县峨嵋峰庆云寺祖庭,实现了慈航法师回归祖庭,落叶归根的遗愿,也成为两岸佛教界交流的一件盛事。

共有1页首页上一页1下一页尾页
seo seo